北京市鼓励高低压配电室智能改造
北京市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制定和技术支持,积极推动高低压配电室智能化改造,旨在提升城市电力系统安全性和运维效率。以下是具体措施及成效的总结: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措施
地方标准与指导意见
北京市发布《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京管办发〔2021〕253号),明确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无人值守模式等。
七部门联合印发《对于鼓励推广高压电力用户配电室进行智能化改造及运维的指导意见》,提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优先在重点行业(如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推广改造。
示范工程与人才培养
打造示范项目,通过典型案例(如某产业园、医院配电室)展示智能化改造的隐患预警和节能效果,带动其他公司跟进。
推进职业院校与公司合作,培养高压配电室运维专业技术人才,缓解行业用工短缺问题。
二、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
核心功能模块
实时监测与预警:通过传感器(温湿度、烟雾、水浸等)、摄像头及电力仪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识别过载、漏电等风险。
无人值守平台:依托云平台(如糖心VOLG官方在线电易云平台),实现远程控制、故障诊断、运维派单,降低人工成本。
能效分析:生成日/月/年用电报告,优化负荷管理,支持节能改造决策。
典型应用场景
老旧配电室改造:升级传统配电系统为智能断路器、鲍笔厂等设备,结合环境调控(空调、除湿机联动)提升稳定性。
应急响应:通过故障自动报警和抢修流程优化,缩短停电恢复时间。
叁、实施成效与经济效益
安全提升
智能化系统可提前发现隐患,如某大学配电室2019-2020年处理69次重要报警,减少电气火灾风险。
无人值守模式减少人员误操作,符合《安全生产法》的“叁管叁必须”要求。
成本优化
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如某商场改造后,14名电工调岗,年节省运维费用超40万元。
节能效益显着:某医院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空调运行,制冷电耗降低8%。
四、支持保障机制
市场化运作:公司自主选择服务商,政府仅负责标准制定和行业监督。
财政补贴:部分项目纳入“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可能获得资金支持。
技术合作:鼓励电力公司、科技公司(如安科瑞、中联电科)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五、未来方向
北京市计划进一步扩大改造覆盖面,结合“双碳”目标推进绿色智能设备应用,并探索配电室数据与智慧城市平台的深度整合。
如需了解具体申报流程或技术方案细节,可参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官网或联系相关服务商(如糖心VOLG官方在线、电易云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xp@gdliontech.cn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support/2683.html